第二章 五脏的阴阳平衡 第六节 脾属土脾的功能-梦网音乐
第二章 五脏的阴阳平衡 第六节 脾属土脾的功能 更新日期:2024-02-01 16:22:10    21人参与了访问

第六节    脾属土脾的功能

《素问?灵蓝秘典论》:脾胃者,仓廪之管,五味出焉。中医认为,脾具有主运化的功能,它对进入体内的食物加以消化,吸收其中的水分和营养,再将其传送至心肺。可以说,脾是气、血和津液的化生之源,它的健全与否关系着人体水分和营养素的代谢,如果脾的功能出现紊乱,就会导致腹胀、消化不良、食欲不振、痰饮和水肿等疾病的发生。

《素问?阴阳应象大论》中记载:寒气生浊,热气生清;清气在下,则生飧泄。意思是说脾具有主升清的功能,即将其吸收的水谷精微传送到心肺,然后化生气血,具有滋养全身的作用,以维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运行。由于脾具有升清的功能,在升清的同时还能使内脏保持在相对稳定的位置。如果脾的升清作用遭到破坏,人体就会出现腹泻、腹胀、目眩、头昏等症状,严重的还会引起内脏下垂、久泄和脱肛等。

此外,脾还主统血,《金匮要略》中记载:五脏六腑之血,全赖脾气统摄。脾气对血液有固摄的作用,能够使血液保持在脉内运行而不溢出,防止出血状况的发生。如果人体的脾气虚弱,无法调节血液作用,就会出现尿血、便血、皮下出血和崩漏等症状。因此,在平时一定要注意对脾的调理和养护。

利脾的食物

中医认为,脾为后天之本,想要强身健体、延年益寿就要加强对脾的保护和调养。在生理上,脾和肾是相互资助相互促进的,它们的病变也常常相互影响。因此,很多食物的搭配都会注重对脾、肾的双重补充。健脾的食物主要包括萝卜、大枣、茯苓、党参、冬瓜、豆芽、山楂、肉桂、橘皮、薏仁、黄花菜、香菇、糯米、泥鳅、鲤鱼、鸭肉等。

下面介绍一些这方面的食谱:

大蒜粥

准备材料:大蒜、白米各适量。

调理方式:将大蒜去皮,白米洗净后放进锅里,加入适量的水煮粥,等到米烂时放入大蒜煮熟即可。食用时也可以加入少许的盐来调味。

保健功效:解毒行气、防癌、降血脂、抗衰老。

适用对象:肺结核、高血脂、高血压、流行性感冒、流行性脑脊髓膜炎、肠炎腹泻、细菌性痢疾、阿米巴痢疾等病症患者。

黄芪粥

准备材料:黄芪、白米各适量。

调理方式:将黄芪磨细后放进锅里,加入适量的水煎熟,去掉残渣。将白米洗净后,放进黄芪汁液里煮熟即可。

保健功效:利水消肿、补中益气、固表升阳。

适用对象:气虚脾弱、食少便溏、小便不利、水肿、盗汗、脱肛、子宫脱垂、胎动不安等病症患者。

蚕豆粥

准备材料:蚕豆、白米各适量。

调理方式:将蚕豆磨成粉末状,和白米一起放进锅里,加入适量的水煮熟即可。

保健功效:健脾养胃、利水消肿。

适用对象:脾虚水肿、消化不良、小便短少、大便稀溏、高血脂、高血压等病症患者。

莲藕粥

准备材料:鲜莲藕、白米各适量。

调理方式:将莲藕洗净后切成块状,将白米洗净,和莲藕块一起放进锅里,加入适量的水煮熟即可。

保健功效:健脾养胃、益气补血。

适用对象:食欲不佳、病后初愈及老年体弱等病症患者。

大麦汤

准备材料:羊肉、大麦仁、草果各适量。

调理方式:将大麦仁洗净后放进锅里,加入适量的水稍微煮一下备用。将羊肉洗净切块,和草果一起放进锅里加水炖煮,稍后将羊肉和草果取出,羊肉切成小块,将汤和大麦仁汤倒在一起重新煮过,加入羊肉和盐调味匀。

保健功效:健脾补胃、温中下气、止烦解渴。

适用对象:脾胃虚寒、腹痛、腹胀、烦渴等病症患者。

鸡肉馄饨

准备材料:鸡肉、面粉各适量。

调理方式:将鸡肉洗净后切碎,加入葱、姜、胡椒搅拌成肉馅,将面粉和适量的水和成面团,并制成馄饨皮,将肉馅包好下锅煮熟即可。

保健功效:健脾化痰、补中益气。

适用对象:脾胃虚弱、腹胀、吞咽困难、食道癌、食道神经官能症等病症患者。

长寿粉

准备材料:糯米、莲子、薏仁、茯苓、芡实、党参、山药各适量。

调理方式:将糯米洗净,沥干后放进锅里炒熟,接着磨成粉。将莲子、薏仁、茯苓、芡实、党参、山药分别研磨成粉末,和糯米粉一起拌匀,加入适量的红糖以沸水冲调即可食用。

保健功效:健脾益肺、安神养心。

适用对象:食少便溏、盗汗、形体消瘦、病后体虚、咳嗽等病症患者。

凉拌猪肚

准备材料:猪肚、莲子各适量。

调理方式:将莲子用温水泡发,去心,将猪肚洗净,把莲子装进猪肚后缝好,然后放进锅里加入适量的水煮熟。将熟透的猪肚捞出放凉切成细丝,加入盐、葱、姜、蒜汁、香油搅拌均匀即可。

保健功效:健脾养胃、益气补虚。

适用对象:脾胃虚弱、腹胀、水肿、溏泻等病症患者。

醋豆腐

准备材料:豆腐、米醋各适量。

调理方式:将豆腐切成片,放进油锅中稍微煎一下,接着放入盐和米醋煎煮片刻即可。

保健功效:养胃和肠、止泻。

适用对象:腹痛、腹胀、泻痢等病症患者。

胡萝卜炒猪肝

准备材料:胡萝卜、猪肝各适量。

调理方式:将萝卜洗净后放进锅里蒸至半熟,取出后切成薄片,猪肝洗净切成薄片,放进碗中加入盐和淀粉拌匀,再用味精、酱油和淀粉煮汁,接着将猪肝放进油锅中翻炒,最后加入葱、姜、料理米酒和萝卜片炒熟即可。

保健功效:健脾滋肝、明目养血、补中下气。

适用对象:贫血、脾虚腹胀、肝血虚、晕眩、夜盲等病症患者。

脾病的饮食禁忌

在中医上来讲,脾是后天之本,进入人体的营养素都要在脾胃的运化功能下完成消化和吸收。如果脾的运化功能出现失常,就会影响人体对营养的吸收,五脏六腑和四肢皆得不到足够的营养,我们的健康也会随之出现问题,通常表现出身倦乏力、面黄肌瘦、精神疲惫、腹胀、大便溏泻、四肢寒冷、妇女脾虚带下等,这些症状都是脾虚的反映。

导致脾虚的原因主要是不适当的饮食、过度疲劳或者久病体虚,脾虚还会引发失血症。饮食对脾脏的保养尤其重要,具有补脾益气的作用,可以改善脾的功能,满足身体营养的供给,比如甘平或者甘温的食物,效果都很不错。而辛辣、生冷、不易消化的食物则会加重脾的负担,伤害脾气。所以,脾虚的人在日常饮食中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:

1.忌生冷的食物。这些食物会对脾气造成损害,比如黄瓜、茄子、芹菜、冬瓜、苦瓜、茭白、莴笋、西瓜、绿豆、豆腐等。

2.忌油腻的食物。太油腻的食物会减弱脾的运化功能,影响人体对营养素的吸收,比如猪肉、牡蛎、鸭肉、牛奶等。除了以上两点之外,下面这些食物,同样是应该忌食的:

甲鱼    甲鱼属于清补的食品,有凉血滋阴的作用,食用之后会导致食欲不振、消化不良等,脾虚者应该忌食。

田螺   《随息居饮食谱》中记载:田螺多食寒中,脾虚者忌。它属于寒性食物,会对脾气造成损害。

螺蛳   《本草汇言》中说:此物体性大寒,善解一切热瘴。胃中有冷饮,腹中有久泄不实,不宜食之。

蚌肉   蚌肉也属于寒性食物,《随息居饮食谱》中说:蚌,甘咸寒。多食寒中,脾虚便滑者皆忌。

   梨性凉,《饮食须知》中说:多食令人寒中,损脾,生食多成冷痢。所以,脾虚尤其是腹泻便溏的人更要忌食。

责任编辑:管理员
文章关键词

评论

需登录以后才能发表  立即登录马上注册

精彩评论

没有相关评论~!